“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16-09-27 浏览数: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为了更好地研究鲁迅文化遗产,深入探讨鲁迅在当今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弘扬鲁迅精神,9月19~21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主办的“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康铭大厦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张建新、博物馆处调研员、副处长(主持工作)何晓雷,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副馆长何洪、安来顺,党委副书记李战崎等出席会议,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尼泊尔等海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鲁迅研究专家及中青年学者100余人参会并提交论文。会议围绕五个议题展开:1.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2.鲁迅与中国文化传统;3.鲁迅与新文化运动;4.当代文学中的鲁迅传统;5.鲁迅的海外影响与传播。
关强在讲话中指出:缅怀鲁迅先生,要学习和弘扬他胸怀坦荡、赤诚无私,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民族精神;学习他中西融合,推陈出新,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孺子牛精神。号召鲁迅遗产的保护者在鲁迅精神的光辉旗帜下,凝聚力量,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黄乔生做《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术道路》开幕辞,回顾了我馆学术立馆60年的光辉历程,详细介绍了我馆的特色收藏体系、常设展览、品牌展览,及优秀科研成果和出版物,指出北京鲁迅博物馆学术研究的特点,是依靠馆藏优势,从基本材料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下判断,虽以资料整理见长,述多于作,列多于论,但有着鲜明的立场,和严谨扎实的学术传统,同时鉴于鲁迅这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丰富性,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外延。黄乔生副馆长强调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今后要继续奉行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文系主任寇志明教授,日本福山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藤明久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尼泊尔德夫科塔鲁迅学会会长尼努•查帕干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远东教授,北京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韦力先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陈漱渝先生分别作精彩大会发言。
大会主旨发言后,研讨会:3个分会场展开分组讨论,气氛热烈,来自于学界的不同声音在此碰撞交流,新方法的探索,多样性的视角,以及为不同层次受众的价值阐释,使人们重新发现鲁迅遗产的价值可增值性,清晰地看到一个与中国的现实人生普遍相干的文化伟人,充分体现了鲁学这门显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无限的研究可能。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