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创作园地
鲁迅的故乡情结  刘思源
发布日期:2015-07-20         浏览数: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还在东晋的时候,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名士们就在这里很造了几件风流韵事,什么兰亭修禊啦,曲水流觞啦,写经换鹅啦,等等。王羲之还留下了千古名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大名士,他虽然没有他爹那样的才情,却也留下了一句有名的话:“在山阴道上行,山光水色使人应接不暇。”从此,“山阴道”就成了绍兴山水之美的代名词。
  优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绍兴的旅游业发达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最近我听当地一位搞旅游网络的人士说,历年来绍兴的旅游收入一半以上来自鲁迅故居,这却使我有些吃惊。鲁迅故居我去过两次,一次还有幸在百草园中住了十多天。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故居并不那么赏心悦目,它实在有些局促,有些简陋,甚至有些破旧。论玲珑雅致,它比不上徐文长故居;论田园风味,它比不上沈园;论大气磅礴,古意森森,它比不上禹陵;论茂林修竹,山水之胜,它比不上兰亭。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故居却长期居于绍兴旅游业的龙头地位,显然,它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凭吊的惟一原因就是鲁迅。这大概就是所谓地以人传、人杰地灵吧。
  然而鲁迅是不爱他的故乡的,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说过。这也许是真话,但却不能老实地照字面那样去理解。他之所谓不爱,乃是爱得至深的一种曲折反映;他之所谓不爱,指的是贫穷落后、闭塞愚昧、充满着压迫和苦难的现实的绍兴,在他的精神深处却埋着另一个绍兴,那是他割舍不去、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
  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充满紧张。大体说来,我不能不承认这是中肯之论,但我却偏要从中找出几个反证来,《社戏》、《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好的故事》等就是。就以《好的故事》来说吧: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这里哪有什么紧张,有的只是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它们“错综起来如一天云锦”,织成一个梦一般的美丽的境界。这似乎就是鲁迅心目中的故乡,是他理想的“山阴道”。它虽然好像是对王献之“山阴道”的生发,却更加想像丰富,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相比之下,王献之的“山阴道”就显得空洞寒窘,只配覆瓿了。《野草》是一本充满着潜意识的散文诗集,而《好的故事》,则正是他从潜意识中提取的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粹的“故乡情结”的写照。
  鲁迅是反对大段描写的,然而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却多有这样描写,而且写得又是那样好,这不是有些矛盾吗?确实有些矛盾,但也毫不奇怪,因为这几处写的都是他的故乡啊。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原来他也害着思乡病。只要想到故乡,尤其是想到故乡美好的风物和人情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松弛下来,手中的笔也会不由自主地冲破自立的文禁而大赋特赋起来。鲁迅不像有些人,把故乡、乡思挂在嘴上。他的故乡情结埋在潜意识中,那是精神的最深处,深得有时连他自己也不觉得,因此他会经常说出意思相反的话来,像上面所引的那句思乡的“自供”,反而是仅见的特例。惟其深,所以它才有浸润弥漫鲁迅全部创作和人格的力量。
  故乡情结更深刻地表现在鲁迅与故乡的精神联系上。这里提出两点。其一是复仇精神,“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地,非藏污纳垢之所”,这种民气在鲁迅的作品和人格中有充分明显的表现,其例俯拾皆是,人们注意研究得较多,可以不烦赘说。其二是“禹墨艰卓之风”。鲁迅对古今名人都有些不敬,即使是大圣大贤也不例外。孔孟不必说,就是老子在他的《出关》中不也是有些滑稽可笑么?然而对两个古人———大禹和墨子,他却充满敬意,没有说过一句不好的话;不但此也,他还专门写了《理水》、《非攻》这两篇历史小说来表彰他们,为他们画像。大禹和墨子是《故事新编》中最为正面的形象,说句笑话,他们的形象正面得有点近乎“高大全”。鲁迅的一生过着简单的学生式的生活(尤其是定居上海之前),他不慕荣利、奢华,不尚空谈,埋头苦干,这种刻苦践实的作风正是他服膺禹墨精神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故乡情结提供了鲁迅创作素材和灵感的源泉,它的精神内核更成为形成鲁迅人格及其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可惜的是,这个结论我不能用有条理的精细的研究来说明它,只好出之以不着边际、蜻蜓点水的随笔了。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