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写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编后
发布日期:2011-01-30         浏览数:

                         杨 阳 张辉亮

    当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大学启动并如火如荼展开之时,当《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成功举办已过去将近两年的今天,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编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一书终于印制完成了。

    2008年7月28日9月20日展出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堪称一个大手笔。这是一次由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77家文博单位、各级有关领导、几十位各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几百名文博与科技工作者、多家专业技术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大规模的展览实践活动,是集体智慧与创造力的极大发挥和完美体现;加之展览在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举办、展场为位于奥运中心区的中国科技馆新馆,“天时、地利、人和”——都赋予了这个展览不同凡响的意义。 

    这一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融权威性、科学性和通俗性为一体的代表国家水平的精品展览,从启动、论证到筹备、展出的各项工作所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极其丰富而又弥足珍贵。将这些完整地记录了展览的整体过程、全貌和创新运作方式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成册,对于展览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参展单位以及合作机构来说,不仅具有值得存档的史料价值,还能够对于今后展览的组织、筹备、展陈等工作起到案例示范的作用。与参与者们共同分享这笔丰厚的展览资源,正是我交流中心主编这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的初衷。

    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凡是带有《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信息的资料全部收录进来,力求做到详尽、如实地反映历史全貌。然而这部档案也绝非只是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我们按照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编辑,并加以文字阐述及附录图表、照片,使展览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节点都能在其中得到比较完整的体现。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一为档案文字稿,二为档案附件。

    档案文字稿包括展览概述、各项展览筹备工作、展览活动、展览总结及其它等五部分二十余项。在展览概述中,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展览时间、地点、展厅面积、展品数量、展览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组织机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筹备办公室、学术顾问及专家学者)、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参展单位、合作机构以及展览获得的荣誉等。在各项展览筹备工作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按照展览缘起、展览大纲的形成、展品目录的遴选、展陈设计的确定、展品的调集、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检查、筹备工作的日常及“节点”运作、展览全方位宣传、图录编纂、展厅和展品安全以及经费预决算等进行分项阐述。在展览活动的内容中,则详细记录了开幕式盛况、举办展览专场、各级领导参观展览以及展览花絮等。档案文字稿我们采用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写,即以事件为中心,按事列目,然后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详细完整地记述事件的始末,以避免一些跨年、跨月和因果关系密切的事件被割裂而首尾不能相顾。

    为了便于查阅和使用,我们在第二部分档案附件里集中收录了28项附件,如“展览大纲”、“展品目录及辅助展品目录”、展品样片、“招标委托协议”、“招标方案”、“形式设计施工和辅助展品设计制作及展具采购项目合同”、“展览形式设计方案”、“展厅布展施工协议”、“展览宣传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环境监测调控方案”等诸项。

    “档案”共计千余页,插图几百幅。

    2009年11月,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宣部、科学技术部、文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形成一套有效的“文化遗产专项调查整理——专题系统研究——发明创造展示——科普宣传潜化”的工作模式。《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既是国家“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的阶段性成果的体现,又是一次大型的展示实践活动,今后随着对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等领域内发明创造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博物馆展示和科普活动将渐次展开。这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如果能够为博物馆和相关文博单位实施《指南针计划》中“发明创造展示”、“科普宣传潜化”等项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我们将无比欣慰!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档案”作为内部资料,将分送有关领导及参与展览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摄影:刘如苓)

此文刊登在2010年7月9日《中国文物报》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