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加载速度取决于您的网速!

钱玄同日记
发布日期:2015-09-26


  1917年初,陈独秀应蔡元培校长之邀,从上海来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址入京,其所在地就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9号院。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个人担任主编,安徽籍的朋友撰稿予以支持。陈独秀北大任职后,北京大学内具有先进思想的新派人物加入编辑阵营。从四卷一号起,《新青年》成为北大同人刊物,“一校一刊”的结合,更加突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宗旨。
  陈独秀编辑的四卷一号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钱玄同承担了四卷二号的编辑责任。《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中的《钱玄同日记》手稿,明确记录了《新青年》杂志由主要同人轮值编辑的史实:
  1918年1月2日:“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号归我编辑,本月五日须编稿,十五日须寄出也。”
  1918年1月12日:“独秀交来《新青年》用稿一篇,题为《人生真义》,约千八百字左右,做得很精。又李守常论《俄国革命与文学》一稿,可留为第三号用。”
  1918年1月21日:“《新青年》四卷一号已寄到。居然按Jan.15之期出版,其中所用新式圈点居然印得很像样子,可喜可喜。”
  从1918年1月四卷一号起,到1919年11月六卷六号止,《新青年》共有3卷18期由编辑部同人轮值编辑。主要编辑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从七卷一号起,《新青年》再度恢复到陈独秀个人主撰的状态。《新青年》作为民国史上第一同人刊物的历史也就此终结。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