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加载速度取决于您的网速!

鲁迅与我们  刘晴
发布日期:2015-07-20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他生活的时代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他的作品却让他和我们,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要和鲁迅打十余年的交道,经过多少次的教材修订,鲁迅仍是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最多的作家。不管你是喜欢他还是“怕”他,鲁迅仍然是我们这些青年学子生活的一部分。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教材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古今中外作家之首。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们的祖爷爷还是小宝宝的时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故乡》、《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秋夜》、《风筝》等。从那个时代起,鲁迅作品一直是教科书中的常客。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当年众多青年学生的偶像,他的作品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代表进入中小学的课本,也是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结果。鲁迅的作品为那个时候的中小学生注入了五四精神的种子,那时候很多的青年,都是在鲁迅作品的感召下走向改造社会的道路。
  鲁迅当时也是一位粉丝超多的老师。在北京时听过鲁迅讲课的诗人冯至说:“本是国文系的学生,别系的学生、校外的青年也不少。甚至还有从外地特地来的。那门课名义上是‘中国小说史’,实际上讲的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对文艺理论的探索。”在厦门、广州,鲁迅的课仍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鲁迅在厦门时的学生俞荻回忆说:“本来在文科教室里,除了必修的十来个学生之外,老是冷冷清清的。可是从鲁迅先生来校讲课以后,钟声一响,教室里就挤满了人,后来的只好凭窗站着听了。教室里非但有各科的学生来听讲,甚至助教和校外的报馆记者也来听讲了。”鲁迅在厦门和广州讲述的文学史,从文学起源到汉代司马迁,共分十章,听他讲学,“好像小学生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一样,唯恐时间过得太快!”鲁迅这个老师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他在厦门的学生,有一直追随他到上海的,够厉害吧?现在我们是不可能听到鲁迅先生精彩的讲课了,还好,他的讲义——《汉文学史纲要》和《中国小说史略》留了下来,有兴趣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拥有超多粉丝的老师的讲课魅力吧!那时候,喜欢鲁迅的青年大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是希望为国家、民族做一些事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语言鼓舞了多少青年,我们已经无法统计了。
  有趣的是,鲁迅对自己的作品入选教科书并不太高兴。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说他虽然悲观,但到今日的中小学生长大了的时代,也许不至于“吃人”了,那么这种凶险的印象给他们做什么!他说他一听见《呐喊》在那里给中小学生读以后,见了《呐喊》便讨厌,认为非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有让它绝版的必要,也有不再做这一类小说的必要。换句话说,鲁迅怕把青年人吓坏了。更为有趣的是,在我们前不久做的“鲁迅认知度调查”中,受调查的三个中学的学生在选择喜欢的入选教科书的鲁迅作品中,《狂人日记》的选择率还是很高的,看来,我们当今的青年,“胆子”还是很大的。
  20世纪20年代以来,鲁迅作品不断的被选入教科书。在二十年代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中就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这个时候,鲁迅的作品就已经有了政治宣传的作用,用他的作品作为对旧社会的批判,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鲁迅的作品入选教科书更是紧跟“革命形势”,曾几何时,鲁迅的作品成为一个大棒子,作为批判的工具,被鲁迅“骂”过自然也会成为一大罪证, 
  这些当然与鲁迅的作品是无关的,主要与刻意曲解鲁迅作品的“革命思想”有关。不过,因为鲁迅的作品成为不多的还能阅读的精神食粮,闪烁这思想光辉、具有着独立的思想和批判精神的鲁迅的作品,也因此没有像同类作品一样被封杀,成为那一代还具有独立思想的青年珍贵的精神食粮。一位画家,在被造反派整的失去人生的希望,准备自杀之时,是鲁迅的作品使他又有了勇敢生存下去的信心,此后,这位画家和他的夫人一生都以创作诠释鲁迅作品的画作为他们的艺术追求。1978年以来,鲁迅的作品则增至二十篇以上。又成为人们追求真理、解放思想、重新找回五四精神的火光。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鲁迅的作品作为语文考试的重点,文学的魅力就被众多的考试考点、重点、难点淹没了,鲁迅文章一直被语文老师作为“杀手锏”,难怪莘莘学子大苦,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现在的学生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作为一个生前被众多青年喜爱、敬仰的鲁迅先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不过,这起码说明,鲁迅和中国学生的关系很密切,毫不相干的人,没有交到可打,更无所谓怕不怕了。
  前一段我们做的“鲁迅认知度调查”中,中学生的问卷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同学们和鲁迅打交道的时间都很长了——100%的被调查学生从小学时代起就知道鲁迅,这也许得益于小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收入。再有就是中学生主动阅读的鲁迅作品量普遍不是很多。阅读过一两本甚至从来不读鲁迅作品的占半数。读两、三本已经就算很多的了,阅读是本以上的则更是凤毛菱角。但是,调查还得到的一大悖论却是:明明很多中学生承认自己很少主动的去阅读鲁迅的作品,却又超半数的高中生认为,鲁迅的作品更适合青少年阅读。这样的调查悖论还有很多,例如,绝大多数被调查高中生都认为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和“民族魂”的称谓是适当的,中学鲁迅作品量是适当的,但是选择没有进一步阅读鲁迅作品愿望和不会向大家推荐鲁迅作品的大有人在。认为鲁迅“刻薄”和“复杂”的也不是个例。所有被调查中学生都能准确的选择出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但是对鲁迅出生和逝世的城市、哪里有鲁迅纪念馆所这样的问题,能够准确回答的却非常的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多数中学生对鲁迅的小说和散文更感兴趣,喜欢杂文的也占一部分,喜欢散文诗的没有。散文诗不能入选,也许和散文诗最近才走入中学教科书有关,随着我们对鲁迅散文诗的了解曾多,我们相信,同学们会体会到鲁迅散文诗的魅力。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更多的中学生印象中的鲁迅是“教科书标准答案中的鲁迅”,能有意识的触摸真实的鲁迅,认真了解鲁迅作品的并不多。
  在选择喜欢的教科书中鲁迅的作品方面看,选择像《狂人日记》这样的鲁迅新文化运动早期的作品的不在少数,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小说和散文又大多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这就表明,把学生不喜欢鲁迅的作品归咎于鲁迅的作品文字方面的拗口难懂是站不住脚的——要知道,《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的行文方面有很多文白交界的痕迹,文字方面比鲁迅的后期杂文更加的难懂。我们青少年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主要是因为鲁迅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今天的时代则较为宽松和谐。因此,青年人可能无法体会先生作品中的价值。鲁迅自己都曾呼吁为自己的杂文作注解,因为青年一般不可能更深刻的了解社会人生。 鲁迅先生的文章特别是杂文与青年产生的隔阂,总结起来不外以下三点:
  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被过度神化,使得青年对鲁迅产生距离感。
  其实,鲁迅是个很好玩儿的人。大家肯定觉得有点儿“雷”。我们一般见到的鲁迅的照片、雕像,一般看起来鲁迅都很严肃,甚至是冷峻的。其实,大家要看和鲁迅同时代的人的回忆录,那里描述的鲁迅通常给人的感觉是风趣、幽默,甚至有时还要搞些恶作剧,是不是更“雷”了?那我们就看几段回忆录,自己作判断吧:
  在上海时常去鲁迅家的青年女作家肖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的友人郁达夫:
  他的脸色很青,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
  厦门同事章衣萍:
  鲁迅和猪斗过。在厦门,有一种树叫做相思树,到处生着的。有一天,他看见一只猪在啖相思树的叶子。他觉得:相思树的叶子是不该给猪啖的,于是和猪决斗。恰好这时,一个同事的教员来了。他笑着问:“哈哈,你怎么同猪决斗起来了?”他答:“老兄,这话不便告诉你。” (《永在的温情》《枕上随笔》)
  鲁迅夫人许广平:
  他平时常接近青年人,反对老气横秋,高兴时就笑,不高兴时则一声不响坐着。在给我们上课讲话的时候很活跃,喜欢走动,不是呆板的。当他讲的生动时引得学生们都笑了,但他不笑。平时和朋友谈得投机时他也笑的,笑得很响亮、开朗,三间屋子都听到。他追悼死难的烈士,从来不哭或者唉声叹气,有时索性喝一杯酒,真正气闷时则写不出东西,很感到烦恼。
  这样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爱说爱笑的鲁迅,和我们一般的想象是不是有些距离呢?而这些都是当时亲历鲁迅者的生动叙述。但是,我们看鲁迅的画像,大多都是严肃的,战士的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过于高大全的宣传反而让我们对鲁迅产生了距离感。
  二、“便锢弊常取类型”的杂文,给人以鲁迅作品沉重、难懂的印象。
  鲁迅说:他的杂文“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倒释愤抒情。”简单说,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他面对社会百态真情的流露,在冷眼中是含着热泪的。面对一个内忧外患、盗匪丛生的中国,如果感受到的是风花雪月般的轻松温柔,这是不是另一种的冷漠呢?那个时候讲真话也是很难的,鲁迅后期因为讲真话,作品不断遭到查禁,甚至早期的文集《呐喊》因为封面为红色都遭到查禁,面对社会现实,鲁迅不免会用曲笔,这也增大了青年对鲁迅作品领悟的难度。
  三、认为鲁迅先生好骂人,因此觉得鲁迅一定很刻薄。
  鲁迅作品之所“骂”,并非个人,而是这个人的行为所代表的社会现象。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坏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盖写类型者,于坏处,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就是说,鲁迅批判的是“这一个”所代表的“这一类”的社会现象,是典型化的,不是好骂人的人身攻击。
  这样,不仅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是典型化的,在鲁迅杂文里被指名道姓的人与事(陈源、梁实秋、林语堂等等),实际上只是一种社会类型的代名词,并不是对个人的“盖棺论定”(至多只是对所争论的具体问题的是非判断)。鲁迅说他的论战杂文里“没有私敌,只有公仇”,所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
  在很多当代青年学习鲁迅作品的经历中,教科书中带给我们的鲁迅那些深刻的思想,经常压的我们喘不过起来,总认为它们过于沉重了。我们对鲁迅的敬而远之,又使我们经常体察不到鲁迅文章的文学方面的魅力,了解到博物馆中来吧,与一个人交朋友首先是了解他,了解他所处的时代。潜下心来细细的读鲁迅的作品吧,这会带给你很多惊喜。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也不是为了显得自己高深,只是为了和一个世纪老人进行一番心灵的对话,体味他文学的魅力,体味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热诚、幽默,体味他直面民族、社会痼疾的勇气。
  前面说了那么多,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怎么读鲁迅的作品呢?我们给大家提以下建议:
  1、要理解鲁迅、鲁迅的作品,就要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历史、鲁迅的经历,回过头看鲁迅的书,会有更多的感悟。欢迎大家多走进鲁迅博物馆,听听讲解,好好参观,阅读一些介绍鲁迅生平的书籍。当然,如果能够看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书以及文学史的书就更好了,其实很多文学史是可以当故事读的,比如新文化运动、文学论争等等,都非常精彩,情节之曲折不亚于小说。
  2、从鲁迅名言入手阅读鲁迅作品。鲁迅的作品是最容易编辑名言集的,因为他的作品里经常有很多的耐人寻味的至理名言。读鲁迅的作品,用名言集作索引,可以提起看鲁迅作品的兴趣——毕竟很多富有意味哲理的话,我们在阅读全文时不一定能注意、体会到,更何况鲁迅文章的艰深有时会让青年望而却步。作为学生,我们也不可能又大块的时间通读鲁迅全集。看了名言我们会发现鲁迅思想、文字的魅力,这样也会让我们提起对鲁迅作品的兴趣。不过,鲁迅却是反对摘句的,鲁迅曾形象的描述摘句,“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要想真的有所收益,还是在名言录的指导下去看原文吧,抱根问底去看原文,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3、阅读鲁迅作品要循序渐进。阅读鲁迅作品,应该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上来就读鲁迅的《呐喊》这样的文白交界的早期作品,《坟》里的文言论文,很多人会望而却步的。阅读鲁迅作品不妨先从平实易懂的作品入手。比如先读《朝花夕拾》,不仅语言平实,内容又多是鲁迅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同学们的年龄相近,也会有很多的共鸣,感到很亲切。读鲁迅的学术著作不妨从鲁迅的几篇演讲稿读起,因为是为演讲而用,不仅比文言著作好懂,因为是演讲,也比鲁迅一般的作品通俗,我们读过会发现鲁迅是很会演讲的人。对鲁迅的行文有了一些了解,结合阅读了鲁迅所处时代的历史和文坛掌故,不妨开始读一读鲁迅后期的杂文,毛泽东曾评价“鲁迅后期杂文最深刻,因为他掌握了辩证法”。不仅如此,因为后期杂文为白话文已经逐渐成熟时期所写,因此文字还算比较好懂。不过前提还是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后期杂文的难点不在文章而是时代背景。如果我们有了一定的古文功底,又阅读了一段鲁迅的文章,就可以看《呐喊》、《彷徨》了。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水平,鲁迅的文言文艺理论著作是首选。例如《中国小说史略》,因为是现代人为了讲课所写的讲义,相对一般文言文来说,还是比较好懂的,又能同时学习文学史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仅限于阅读课堂上学到的鲁迅作品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鲁迅作品本身的独特性、深刻性、丰富性、多义性等内在因素,鲁迅作品还需要我们细细的阅读、品味、领悟,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鲁迅作品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鲁迅的作品并不只适合于青少年,读鲁迅的作品,一时不能完全领悟也是正常的,就像很多中学生认为的那样:“不喜欢鲁迅也很正常”。走进鲁迅的世界看看吧,读鲁迅的作品使一辈子的事,随着我们人生经历、阅读体验的增长,我们会不断发现鲁迅的精彩。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