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刘晴
发布日期:2015-07-20
鲁迅和胡适的交往始于新文化运动初期。1918年,两人先后加入《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成为主要撰稿人。在同一战阵中,他们目标一致,协同作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后的6年之间,《鲁迅日记》中涉及胡适的地方就多达36处,胡适也在日记中多次肯定鲁迅,甚至感到“周氏兄弟最可爱”。
在倡导“文学革命”的过程中,鲁迅以他大量“听将令”的“遵命”之作,多次写文与胡适遥相呼应。例如《我之节烈观》是为呼应胡适的《贞操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精神显然与胡适的诗《我的儿子》一脉相承。对于学衡派和甲寅派对胡适的围攻,鲁迅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对于鲁迅前期的杂文,胡适非常赞赏。如《随感录•四十一》中“学学大海”、“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些文字,竟让胡适“一夜不能好好的睡,时时想到这篇文章”。
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方面,对于文艺实践,却是 “提倡有心,创作无力”。鲁迅用自己大量的创作实践,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弥补了胡适的不足。胡适是最早认识鲁迅的小说价值的人之一。他在1922年所作《50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谈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情况时指出:“成绩最大的却是以委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4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直至晚年,胡适仍坚持认为,相比新诗、戏剧和长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是短篇小说创作,而鲁迅则是这块苗圃上的拓荒者和播种者。胡适对鲁迅小说的推崇,不仅肯定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对推动当时的白话文学创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胡适是白话新诗的开拓者,在实验白话诗创作的初期,神州只有他一人孤军奋战。在无人声援的艰难时期,不喜欢作诗的鲁迅却勉力作白话诗6首,算是“打打边鼓,凑些热闹”。鲁迅兄弟的新诗创作,胡适曾评价说:“我所认识的新诗人,除了会稽周氏兄弟之外,大都是从旧体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这里“大都是”自然也包括他自己。鲁迅还曾应胡适之请,为其删阅《尝试集》,给予了胡适真诚的支持。
在学术研究方面,鲁迅与胡适曾有过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其中尤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最为突出。他们互相提供研究资料,共同讨论问题,畅所欲言。胡适为《西游记》作序时,鲁迅曾查阅大量史料,为其考证该书作者和生平。在研究《三国演义》时,胡适也曾采用鲁迅的研究成果。对鲁迅在学术上的强有力支持,胡适铭感不忘。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的过程中,胡适也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1923年12月,胡适致函鲁迅,指出《中国小说史略》上卷“论断太少”,鲁迅欣然接受了这一意见,在这本书的下卷增加了论断,以弥补上卷的不足。这本著作中,鲁迅论述《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著作时,都曾引用了胡适的有关考证。胡适曾热情赞扬《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1926年,陈源误信谣言,攻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整大本的剽窃”了日本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史概论讲话》,使鲁迅枉担了10年的恶名。胡适极力为鲁迅辩诬:“盐谷温著作的考证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袭盐谷温,真是万分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清白。”
1924年后,为了支持女师大进步学生,鲁迅、周作人等人与以陈源为首的“现代评论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笔战。对于被奉为“现代评论派”精神领袖的胡适,鲁迅在两三篇文章中偶有讥刺。胡适则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致信陈源居中调解,仍把鲁迅看作“自家人”,办陈源和周氏兄弟均称作“敬爱的朋友”。
1925年后,鲁迅与胡适之间,又产生了关于“整理国故”的不同见解。“整理国故”本是新文化阵营首先提出,用以反击复古派盲目保存国粹,不得有丝毫更改的观念。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国故研究,批判的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鲁迅认为:“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也要有真正的学究”,这一口号倡导之初,鲁迅没有就此发表意见。但由于胡适在提倡“整理国故”的过程中,过分夸大了它的社会意义,甚至要求中学国文课生用四分之三时间去读古书,以从事学术研究青年的标准去要求一般的青年,使这一口号客观上支持了复古派,很多青年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与科学方法,结果踱进研究室却出不来,脱离了社会,被故纸堆所俘虏。他好友陈西滢后来也说,胡适作为“民众心中代表新文学运动的唯一的人物”,他自己研究国故不要紧,“其余的人也都抱了线装书咿呀起来,那就糟了”。面对这些负面影响,在这一口号提出五年以后,鲁迅不再沉默。他先后写作了《所谓“国学”》、《未有天才之前》、《青年必读书》等一系列文章,尖锐地指出过分夸大整理国故作用带来的弊端。对鲁迅的批评,胡适虽未接受,但在鲁迅提出批评三、五年后,胡适还是发现了他的倡导所带来的弊端:“现在一般少年人跟着我们向故纸堆里乱钻,这是最可悲叹的现状,我们希望他们早回头”。
1926年8月,鲁迅南下厦门、广州,与顾颉刚产生了人事纠葛,甚至闹到诉诸法律的地步。由于顾颉刚称“只佩服陈源、胡适”,有报纸甚至刊登了“胡适派和鲁迅派相排挤”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但胡适对他们的矛盾并未参与意见,鲁迅在这一事件中也未涉及胡适。
1927年后,鲁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胡适与国民党政府关系也日益密切。随着政见的不同以及胡适与当局的密切接触,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疏远。鲁迅曾多次直接或间接批评胡适,由于胡适习惯于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对鲁迅的批评始终未予答辩。1932年,鲁迅与胡适先后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本有机会合作,却由于胡适在释放政治犯等问题上为国民党统治辩护,被“同盟”开除,令两人再次分道扬镳。尽管如此,他们彼此仍充分肯定对方的学术成就,虽有政治观念上的分歧,却从无个人私怨。
鲁迅去世后,胡适参加了鲁迅纪念委员会,并曾力促《鲁迅全集》的出版事宜。他批评了苏雪林“向鲁迅开战”的主张,反对用“旧文字的恶腔调”攻击鲁迅。直到1958年,他仍充分肯定了鲁迅对文学革命的贡献。
(刘晴)
在倡导“文学革命”的过程中,鲁迅以他大量“听将令”的“遵命”之作,多次写文与胡适遥相呼应。例如《我之节烈观》是为呼应胡适的《贞操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精神显然与胡适的诗《我的儿子》一脉相承。对于学衡派和甲寅派对胡适的围攻,鲁迅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对于鲁迅前期的杂文,胡适非常赞赏。如《随感录•四十一》中“学学大海”、“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些文字,竟让胡适“一夜不能好好的睡,时时想到这篇文章”。
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方面,对于文艺实践,却是 “提倡有心,创作无力”。鲁迅用自己大量的创作实践,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弥补了胡适的不足。胡适是最早认识鲁迅的小说价值的人之一。他在1922年所作《50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谈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情况时指出:“成绩最大的却是以委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4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直至晚年,胡适仍坚持认为,相比新诗、戏剧和长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是短篇小说创作,而鲁迅则是这块苗圃上的拓荒者和播种者。胡适对鲁迅小说的推崇,不仅肯定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对推动当时的白话文学创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胡适是白话新诗的开拓者,在实验白话诗创作的初期,神州只有他一人孤军奋战。在无人声援的艰难时期,不喜欢作诗的鲁迅却勉力作白话诗6首,算是“打打边鼓,凑些热闹”。鲁迅兄弟的新诗创作,胡适曾评价说:“我所认识的新诗人,除了会稽周氏兄弟之外,大都是从旧体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这里“大都是”自然也包括他自己。鲁迅还曾应胡适之请,为其删阅《尝试集》,给予了胡适真诚的支持。
在学术研究方面,鲁迅与胡适曾有过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其中尤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最为突出。他们互相提供研究资料,共同讨论问题,畅所欲言。胡适为《西游记》作序时,鲁迅曾查阅大量史料,为其考证该书作者和生平。在研究《三国演义》时,胡适也曾采用鲁迅的研究成果。对鲁迅在学术上的强有力支持,胡适铭感不忘。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的过程中,胡适也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1923年12月,胡适致函鲁迅,指出《中国小说史略》上卷“论断太少”,鲁迅欣然接受了这一意见,在这本书的下卷增加了论断,以弥补上卷的不足。这本著作中,鲁迅论述《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著作时,都曾引用了胡适的有关考证。胡适曾热情赞扬《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1926年,陈源误信谣言,攻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整大本的剽窃”了日本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史概论讲话》,使鲁迅枉担了10年的恶名。胡适极力为鲁迅辩诬:“盐谷温著作的考证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袭盐谷温,真是万分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清白。”
1924年后,为了支持女师大进步学生,鲁迅、周作人等人与以陈源为首的“现代评论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笔战。对于被奉为“现代评论派”精神领袖的胡适,鲁迅在两三篇文章中偶有讥刺。胡适则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致信陈源居中调解,仍把鲁迅看作“自家人”,办陈源和周氏兄弟均称作“敬爱的朋友”。
1925年后,鲁迅与胡适之间,又产生了关于“整理国故”的不同见解。“整理国故”本是新文化阵营首先提出,用以反击复古派盲目保存国粹,不得有丝毫更改的观念。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国故研究,批判的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鲁迅认为:“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也要有真正的学究”,这一口号倡导之初,鲁迅没有就此发表意见。但由于胡适在提倡“整理国故”的过程中,过分夸大了它的社会意义,甚至要求中学国文课生用四分之三时间去读古书,以从事学术研究青年的标准去要求一般的青年,使这一口号客观上支持了复古派,很多青年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与科学方法,结果踱进研究室却出不来,脱离了社会,被故纸堆所俘虏。他好友陈西滢后来也说,胡适作为“民众心中代表新文学运动的唯一的人物”,他自己研究国故不要紧,“其余的人也都抱了线装书咿呀起来,那就糟了”。面对这些负面影响,在这一口号提出五年以后,鲁迅不再沉默。他先后写作了《所谓“国学”》、《未有天才之前》、《青年必读书》等一系列文章,尖锐地指出过分夸大整理国故作用带来的弊端。对鲁迅的批评,胡适虽未接受,但在鲁迅提出批评三、五年后,胡适还是发现了他的倡导所带来的弊端:“现在一般少年人跟着我们向故纸堆里乱钻,这是最可悲叹的现状,我们希望他们早回头”。
1926年8月,鲁迅南下厦门、广州,与顾颉刚产生了人事纠葛,甚至闹到诉诸法律的地步。由于顾颉刚称“只佩服陈源、胡适”,有报纸甚至刊登了“胡适派和鲁迅派相排挤”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但胡适对他们的矛盾并未参与意见,鲁迅在这一事件中也未涉及胡适。
1927年后,鲁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胡适与国民党政府关系也日益密切。随着政见的不同以及胡适与当局的密切接触,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疏远。鲁迅曾多次直接或间接批评胡适,由于胡适习惯于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对鲁迅的批评始终未予答辩。1932年,鲁迅与胡适先后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本有机会合作,却由于胡适在释放政治犯等问题上为国民党统治辩护,被“同盟”开除,令两人再次分道扬镳。尽管如此,他们彼此仍充分肯定对方的学术成就,虽有政治观念上的分歧,却从无个人私怨。
鲁迅去世后,胡适参加了鲁迅纪念委员会,并曾力促《鲁迅全集》的出版事宜。他批评了苏雪林“向鲁迅开战”的主张,反对用“旧文字的恶腔调”攻击鲁迅。直到1958年,他仍充分肯定了鲁迅对文学革命的贡献。
(刘晴)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