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完的鲁迅先生——由“鲁迅的面容特展”想到的 韩喆
发布日期:2015-07-20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8月17日在杭州浙江美术馆盛大开幕。除了以各种艺术形式展现鲁迅肖像的“鲁迅的面容”,展览还有“直观鲁迅”、“从普罗到波普”两个板块,分别展出鲁迅收藏的中西艺术藏品和中国现当代版画八十年的经典作品。几百幅的鲁迅面容让参观者感到震撼,而就在80年前的20世纪30年代,鲁迅的头像是被禁止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转眼80年,情况变化之大可以说既是难以预料却又是情理之中的。80年,于文学、于艺术,鲁迅都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也因此美术作品中以鲁迅为题材的不算少数。此次展览既有水墨国画、油画,又有中国美院数百位师生向先生致敬的各种类型肖像画作。而其中更多的作品,毫无疑问,当属先生最爱的木刻不可。木刻与鲁迅之缘,从先生幼时起便已结下。
这次展览中有一幅“老鼠娶亲”图,这幅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图画,在鲁迅小时候便一直挂在他的床前,与另一幅“八戒招赘”一起作为他美术的启蒙。鲁迅从小便深爱画谱、插图这些民间美术,有时更超越了文字。从《山海经》中的奇人奇物到社戏中的白无常和女吊,都给予他不同的美的意识。鲁迅所崇尚的美是力之美,他爱汉石刻的雄浑气魄、唐宋的流畅线条,在日本留学期间欣赏到大量的外国美术又使他爱上了装饰画、木刻。回到中国,当时革命之严峻和急迫让他想要用提倡木刻之方法促进艺术发展,扩大革命之宣传。他爱国,从而呼吁创作木刻,他爱青年,他爱传播知识,于是不遗余力,凭一人之力也要开拓中国木刻的“白地”。在厦门大学国学院时,他为了让学生们有更直观的参考资料,将自己历年搜集得来的石刻碑碣拓片分拣布置展览,而并没有助手,只得自己一个人登高悬挂,一张张订好。而今天,一幅他的藏品或者画他的肖像作品,要几个人合力、裁纸、做框、上架,这一过程中少不了观摩、惊叹,这一目的则是为了更多人的欣赏。鲁迅先生一定会因此感到欣慰!
鲁迅之伟大不仅在于精神,更在于其身体力行。率先使用石刻里的云纹图案应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上,这在当时是极为新颖的,那时的书刊封面之精心及韵味比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了向中国介绍版画、将民族文化保存下来,鲁迅凭一己之力做得的事情数不胜数。他自费出版搜集来的外国版画集、重印笺谱、用宣纸跟外国版画家换来珍贵的画作、扶持青年艺术家,等等等等。此次展览中的两个展柜展示的便是他出版的一些版画集、帮助译者出版的木刻技法书、费尽精力搜集印制的老版印笺••••••其中的《芥子园画谱》、《诗画舫》、《海仙画谱》都是鲁迅从小就搜集的画册,与他有着极深的渊源。展出的每一件都是极为珍贵稀少的版本,看到这些书籍之精美和内容之认真的观众们应该能够感到鲁迅先生对中国艺术的殷殷之情。而那幅著名的陶元庆素描鲁迅头像、以及徐诗荃的木刻鲁迅像等五十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很多都是第一次外带出展。直观这些精美的历史文物,相信每个人对先生都会产生新的亲切感。
80年前的8月17日,鲁迅促成的木刻讲习会在上海开讲,仅有13名成员,以及日本讲师内山嘉吉和翻译鲁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木刻讲习会,这是一个小的萌芽。就在这次讲习会后木刻开始在中国一点点兴起,这些参加讲习会的青年又建立起各种木刻社团。第一代的木刻人在探索中传授第二代,接着是第一届全国木刻展览,再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中国木刻历经战火和磨难而愈加兴旺,一代又一代的版画家践行了先生的理论:“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现在将1931年的木刻讲习会作为新兴版画的开始,实际从1928年底开始,鲁迅便和文学青年创办朝花社,出版了画集《艺苑朝华》,开始介绍木刻,刊登木刻作品、连载美术理论书籍。有人说当今社会鲁迅已经被边缘化,但先生的传承其实始终未断,他扶持文学青年,文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便流传至今;他扶持艺术青年,艺术便发扬光大,得以继承;他的文章有人读,他的思想就传播在每个有中国人的角落。
当年在杭州成立的一八艺社是我国版画史上第一个社团,这或许就是版画与浙江的缘分的开始。如今在浙江美术馆,对美术的普及已经达到保安、服务员,他们谈起水印木刻、油画都滔滔不绝,对来参观的观众,这里更是零门槛,即使是乞丐也可以进来参观、摹画。这样的情况应该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正如他所说:“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保护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宁波华茂美术馆,几家馆藏作品的鼎力支持、工作人员的通力合策展人不眠不休地寻找灵感设计展览,同鲁迅的面容特展同时展出的还有琉球左喜真美术馆藏的凯绥•科勒惠支的版画作品58幅,科勒惠支是鲁迅最为称赞的版画家。她的作品体现的人文、抗争正是鲁迅所倡导的,艺术之无国界的意义在此体现。当时几乎所有的进步木刻青年,无论创作思想还是技法都受到这位超群的艺术家的影响。从江丰、刘岘、力群,到赵延年、黄永玉,近现代的中外艺术家作品济济一堂,就像大家所认同的那样,只有鲁迅能够搅动几代版画家;只有鲁迅能够被办起这样盛大的展览、受到非比寻常的关注。他的面容,或严厉或温暖,在供我们瞻仰、领悟;他的面容也在凝视着我们,是否在实践他的精神,使中国走向更光明。
这次展览中有一幅“老鼠娶亲”图,这幅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图画,在鲁迅小时候便一直挂在他的床前,与另一幅“八戒招赘”一起作为他美术的启蒙。鲁迅从小便深爱画谱、插图这些民间美术,有时更超越了文字。从《山海经》中的奇人奇物到社戏中的白无常和女吊,都给予他不同的美的意识。鲁迅所崇尚的美是力之美,他爱汉石刻的雄浑气魄、唐宋的流畅线条,在日本留学期间欣赏到大量的外国美术又使他爱上了装饰画、木刻。回到中国,当时革命之严峻和急迫让他想要用提倡木刻之方法促进艺术发展,扩大革命之宣传。他爱国,从而呼吁创作木刻,他爱青年,他爱传播知识,于是不遗余力,凭一人之力也要开拓中国木刻的“白地”。在厦门大学国学院时,他为了让学生们有更直观的参考资料,将自己历年搜集得来的石刻碑碣拓片分拣布置展览,而并没有助手,只得自己一个人登高悬挂,一张张订好。而今天,一幅他的藏品或者画他的肖像作品,要几个人合力、裁纸、做框、上架,这一过程中少不了观摩、惊叹,这一目的则是为了更多人的欣赏。鲁迅先生一定会因此感到欣慰!
鲁迅之伟大不仅在于精神,更在于其身体力行。率先使用石刻里的云纹图案应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上,这在当时是极为新颖的,那时的书刊封面之精心及韵味比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了向中国介绍版画、将民族文化保存下来,鲁迅凭一己之力做得的事情数不胜数。他自费出版搜集来的外国版画集、重印笺谱、用宣纸跟外国版画家换来珍贵的画作、扶持青年艺术家,等等等等。此次展览中的两个展柜展示的便是他出版的一些版画集、帮助译者出版的木刻技法书、费尽精力搜集印制的老版印笺••••••其中的《芥子园画谱》、《诗画舫》、《海仙画谱》都是鲁迅从小就搜集的画册,与他有着极深的渊源。展出的每一件都是极为珍贵稀少的版本,看到这些书籍之精美和内容之认真的观众们应该能够感到鲁迅先生对中国艺术的殷殷之情。而那幅著名的陶元庆素描鲁迅头像、以及徐诗荃的木刻鲁迅像等五十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很多都是第一次外带出展。直观这些精美的历史文物,相信每个人对先生都会产生新的亲切感。
80年前的8月17日,鲁迅促成的木刻讲习会在上海开讲,仅有13名成员,以及日本讲师内山嘉吉和翻译鲁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木刻讲习会,这是一个小的萌芽。就在这次讲习会后木刻开始在中国一点点兴起,这些参加讲习会的青年又建立起各种木刻社团。第一代的木刻人在探索中传授第二代,接着是第一届全国木刻展览,再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中国木刻历经战火和磨难而愈加兴旺,一代又一代的版画家践行了先生的理论:“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现在将1931年的木刻讲习会作为新兴版画的开始,实际从1928年底开始,鲁迅便和文学青年创办朝花社,出版了画集《艺苑朝华》,开始介绍木刻,刊登木刻作品、连载美术理论书籍。有人说当今社会鲁迅已经被边缘化,但先生的传承其实始终未断,他扶持文学青年,文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便流传至今;他扶持艺术青年,艺术便发扬光大,得以继承;他的文章有人读,他的思想就传播在每个有中国人的角落。
当年在杭州成立的一八艺社是我国版画史上第一个社团,这或许就是版画与浙江的缘分的开始。如今在浙江美术馆,对美术的普及已经达到保安、服务员,他们谈起水印木刻、油画都滔滔不绝,对来参观的观众,这里更是零门槛,即使是乞丐也可以进来参观、摹画。这样的情况应该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正如他所说:“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保护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宁波华茂美术馆,几家馆藏作品的鼎力支持、工作人员的通力合策展人不眠不休地寻找灵感设计展览,同鲁迅的面容特展同时展出的还有琉球左喜真美术馆藏的凯绥•科勒惠支的版画作品58幅,科勒惠支是鲁迅最为称赞的版画家。她的作品体现的人文、抗争正是鲁迅所倡导的,艺术之无国界的意义在此体现。当时几乎所有的进步木刻青年,无论创作思想还是技法都受到这位超群的艺术家的影响。从江丰、刘岘、力群,到赵延年、黄永玉,近现代的中外艺术家作品济济一堂,就像大家所认同的那样,只有鲁迅能够搅动几代版画家;只有鲁迅能够被办起这样盛大的展览、受到非比寻常的关注。他的面容,或严厉或温暖,在供我们瞻仰、领悟;他的面容也在凝视着我们,是否在实践他的精神,使中国走向更光明。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