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在到中国戏曲学院上学之前,我甚至连一出完整的戏都没有看过。因为选择了和戏曲有关的专业,所以我开始看戏。实非所愿,只是不得不看。
三四年间,我看过的戏并不算少,可是惭愧得很,我从来没有想过,写下我心中的感想。或者说,我从没有想过,我因为看这些戏而会产生什么感想。我觉得很了不起,霍不思把看戏几乎当成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她在用心观戏。我被她用心写下的字字句句所感动。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一出戏,都是人生,戏中人的人生。我开始慢慢的回想,我看过的那些戏里,有那么多色彩斑斓的故事,有那么多形象各异、命运不同的人物,能唱出那么意味绵长的唱词,能演绎那么动人心魄的情感……霍不思用她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将她的感情融在戏里,落于纸上,谓之《做戏》。
相比起在电视里或者剧院看戏,我更喜欢看剧本。也许天生对于音乐我就没什么天赋,那些意境悠远、百转回环的曲,让我听着只想昏昏欲睡。我努力让自己去懂得欣赏,却仍旧觉得黄梅戏比昆曲更容易让我喜欢。所以,我对戏曲的一切兴趣,从文字开始。所以,我被《做戏》吸引。
霍不思的文字很随意,有些俏皮。这对读者来说,是一件很轻松又愉悦的事情。故事,是一种老少咸宜的东西。我一向认为,会讲故事是人的一种生存手段。易中天把《品人录》写的象《故事会》,口语化,直白易懂,看得我常常会笑出声来。这是能耐!谁说做学问一定要严肃?能让最普通的老百姓对做学问感兴趣,才是本事!再回头说《做戏》。霍不思把戏当故事讲。当然,戏,本身就是在演故事。但问题是,又有多少人喜欢象看小说一样的看剧本?还是戏曲剧本。现在书店里的确是有很多把戏曲翻译成白话文小说的书,如《西厢记》之类。可是那些缺少了华丽唱词的故事,就像是失了魂魄的美女,空成了摆设,又有什么意义?若《牡丹亭》中没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又怎么会惹得朱淑真、冯小青之辈画影自怜,直叹红颜薄命,而后哀怨而终?“世人皆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朱、冯虽死而不悔,自知有情不如杜丽娘者!
然,美则美矣,可又有多少人能坚持6个小时看完《牡丹亭》?
所以,霍不思将戏中的精髓放大,选择精彩且经典的唱词和戏文,突出人物的性格,用类似故事化的风格将这些戏展现。不沉重,也谈不上华丽,有种朴实的吸引力。古戏,新戏被她用文字连接,让懂戏者感叹,让爱戏者称赞!
对于很多地方戏曲的关注,是《做戏》值得一提的地方。我得承认我孤陋寡闻,有一部分地方戏很冷僻,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比如说眉户戏,莲花落等。这些戏不要说演出,连碟片都很难找到。我无比羡慕霍不思能和这些地方戏曲亲密无间,她似乎是为戏而生的人。谁说只有演戏者才能为戏成疯魔?
另外,这本书的名字是《做戏》,它包括了画戏,说戏和看戏。画的作者是陈九先生,久居沪上,闲来喜爱画戏。浓墨淡彩,缥缈艳丽。陈先生笔下的戏曲人物游离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和霍不思的文字甚是相配,既是程式,又充满无限想象。
戏,是中国老百姓的魂。不管时代怎么变,魂不会变。唯有这魂,是我们可以在世界戏剧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昂首挺胸的筹码。近些年来,为了让戏曲能够复兴,我们喊了不少的口号,推行了不少的政策。可是,创新了的戏曲变得不伦不类;而一成不变的戏码、旋律又怎么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要找一种方式,让人们真正的从心底想要了解和认知戏曲。一切,都只为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