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人大文学院、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翻译与二十
发布日期:2015-07-19         浏览数:


  2010年11月6日至7日,“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温儒敏教授等到会祝贺,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近百名青年教师、硕博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就“翻译”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位置、功能, 翻译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翻译与现代文体的建立与发展,翻译文学中的文化改写与融通,翻译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从翻译的角度展开,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中国现代社会、政治与文化,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以及新传统的建立发现了新史实,提出了新问题,拓展了新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近些年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取得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著名学者谢天振教授在他的论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在翻译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的问题上,学术界过多地强调其正面意义,而忽视了翻译文学、尤其是被权力和意识形态操控的翻译文学在我国文学生活中所扮演的负面作用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功能性问题。汤哲声针对文学史一向指责清末民初译作改删严重,品味不高的定见,从历史语境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重新思考,做了另一番解读。吴俊、李今、崔文东对林纾翻译序跋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探讨,可称得上是对翻译研究这一思路转变的个案考察,具体而翔实地说明了晚清译述家的增删内容几乎均与国民的政治、思想、生活的启蒙有直接的联系,是为应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危机而做出的改写和融通。赵稀方从近代西学东渐的起点入手,提出了自西方传教士马礼逊以来的译经传统与五四白话文关系的重要问题。李春以“literature”的翻译史为线索,重新反思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为整合翻译史与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郭延礼论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翻译家群体的产生和贡献。杨联芬梳理了西方女性/性别理论在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传播情形,得以透视革命阵营中新性道德对五四时期恋爱神圣论,大革命的“革命+恋爱”思潮的影响。王家新、李怡、刘洪涛、叶隽、陈太胜、熊辉、刘燕、蒙兴灿、王巨川、陈越、罗文军、吴文安、张敏等一批学者就现代诗歌理论的译介和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现代汉语的诗思型构、语言以及新诗的发生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彭春玲从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辨识章太炎转型期思想的复杂面影;张芬所论鲁迅《死魂灵》翻译和他1935年《故事新编》创作的关系等,都对文化大家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见解。王风、宋炳辉、查明建、高玉、刘晓丽、高云球等学者着重探讨了翻译的理论方法问题,并从历史和当代翻译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尝试构建理论框架,提出一些基本的研究课题、内容和目标。另外,陈子善对张爱玲的翻译,胡安定对民初鸳鸯蝴蝶派的译介活动,陆胤围绕着东亚汉字圈的训读、翻译和文体互动问题所做的研究,郭建玲从余华《兄弟》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的视角,重新对这部小说的审视都饶有兴味,多有启发。
  这是一次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研讨会,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学术空间,会议内容丰富而充实。与会学者相信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必将会更复杂更清晰地展现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新传统的建立、现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的独特位置和作用。
                                                                  2010.11.6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