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鲁迅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办
发布日期:2011-12-01         浏览数:

在鲁迅诞辰130周年,逝世75周年之际,为纪念鲁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伟大贡献,大力推动鲁迅与汉语新文学的研究,由澳门基金会、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澳门大学、中国鲁迅研究会协办的“鲁迅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112224日在澳门大学图书馆举行。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代表区荣智、文化局长代表黄文辉,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澳门博物馆馆长陈迎宪,澳门大学教务长彭执中,《澳门日报》总经理温能汉,研讨会主题发言嘉宾代表孙玉石先生等出席了开幕式典礼。来自美国、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内地、台湾和澳门的学者代表近四十人参会。

黄乔生副馆长在致辞中说,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文学影响深远,不但是大众研究中国文学及社会不能回避的话题,更是完善新文化取之不尽的源泉。鲁迅的体验及其文化遗产,将启发大众在建设汉语新文学的道路上,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澳门在中国现代史、新旧文化演变等方面具有独特经历,加上汉语与外国语碰撞、中国外文化交汇融合多年,因而以鲁迅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澳首次举行,极具意义。

区荣智致辞表示,鲁迅是华人以至世界公认的现代中国重要作家,其笔下的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和翻译作品,无不渗透着知识分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坦率和真诚的风骨。鲁迅的写作风格被学术界誉为“鲁迅文学”,对推动中国进步文化向前发展、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更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倡导以现代汉语写作的鲁迅,更可被视为“汉语新文学”的鼻祖之一。“鲁迅文学”对“汉语新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的今天,确实不容忽视。期望是次研讨会能在推动以文学联系世界各地的华人的情感上,起促进作用。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与台港澳文学、鲁迅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北京鲁迅博物馆馆三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做学术演讲:黄乔生研究馆员的《残酷的战斗与忧郁的母爱——鲁迅译介凯绥·珂勒惠支在中国的影响》、姜异新副研究馆员的《寻根文学对鲁迅的文学记忆》、葛涛副研究馆员的《从“革命家鲁迅”到“文学家鲁迅”:20世纪60年代塑造鲁迅银幕形象的艰难尝试——以夏衍的集外佚作电影剧本<鲁迅传>第四手稿为中心》。

此次会议在澳门引起良好反响。《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濠江日报》分别以专题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了宣传。

 

(研究室供稿)
 

 



开幕式典礼嘉宾与出席的专家学者合影




黄乔生副馆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姜异新副研究馆员在做学术报告




葛涛副研究馆员做学术报告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