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即情感”①。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②艺术巨匠们都强调情感在艺术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幸参加了2006年《鲁迅生平展》的改陈设计工作,工作的全程下来深感大师们此言之不虚。展陈艺术无疑具有同其它门类艺术共同的规律,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情感活动就如同发酵的酵母和无形的动力,在催发设计者的形象思维,在推动设计者的创作欲望,最终形成鲜明生动的展示形象。多种展示语言将情感传达给观众,感动观众并发生预期的社会效果。可以说设计者情感的投入以及恰到好处的表现是展览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馆原有的《鲁迅生平展》陈列已整整十年,正是不平凡的世纪之交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有关鲁迅的论争此起彼伏,文坛上的鲁迅经历了种种污陷、攻击和诋毁。但风狂雨骤之后,鲁迅仍然是独立不倚的大树,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华民族精神上一面不倒的旗帜。他的非凡的精神气质,影响至今的深刻思想贡献、文学创作成就以及一生为底层民众呐喊的平民化形象,这一切都是设计者要告诉观众的。如果说十年前的鲁迅已从“神坛”上走下,已不必令人仰视,如今的鲁迅研究更进一步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模式中脱出,它已摆脱了思想禁锢,取得了从未有过的研究深度和崭新的研究成果。如何展示十年来鲁迅研究巨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当今商业大潮裹挟下的中国,要充分运用展示语言表现一个最为接近本真的鲁迅形象,这是一件近于神圣的工作。由此而来的责任感、使命感充溢在每一个参予设计者的同仁心中。如何实现预期的目标?
此外,从一般展陈类别来分析,人物类展示相比历史文物及书画类展示而言具有一定的劣势,不容易造成夺人耳目的展示效果。搞不好容易显得琐细,平铺直叙。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那是因为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大都情感丰富、思想深刻,一生跌宕起伏。所以人物类展陈相比更具有完整细腻的内容,更富有内在情感的特质。因此,如不抓住人物情感发展的线索加以表现,设计者如果不在情感投入上加大力度,可以说,也就没有找到人物展陈设计成功的关键。结论是:将鲁迅生平展制作成有声有色的、立体形象的人生之书,要以情感人,感动观众。使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在精神、理想、道德、学问层面上想要得到的东西,进入一方“净土”,暂避都市的喧闹,得到雅肃、高洁的情感慰藉和精神洗礼。
一 运用各种展示语言表达情感
展陈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相比其它相关门类艺术具有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手法传达情感的优势。
1.色彩的意味
色彩在陈列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主导色彩的确定,便形成了展览的基调。色彩是给观众迎面而来的第一重要感觉。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官造成或沉静或兴奋的心理效果。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③。此次《鲁迅生平展》大环境包括地面、展墙、展柜框架均采用了中性灰色。中性灰色具有历史感,具有沉静、幽思的特性,使人产生包容并可以伸展、延深的感受。大通展柜的底色采用了姜黄色的暖色调,质感敦厚温和,与中性灰色相协调,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对于表现从“神坛”上走下来的鲁迅,摆脱了各种附加名号的真实的鲁迅,一个与工农劳苦大众血肉相连的“普通人”的生命历程十分妥贴。令人感到温暖亲切,营造了与展示主体进行心灵交流的平等气氛。
序厅的色彩是洁白的地面和天花板,正中是乳白色大理石的雕塑,处于自然阅读状态的鲁迅自传手稿,字迹清晰可辨,圣洁肃穆。四周灰色棕色相间的墙壁雕刻着鲁迅作品的名称,富有纪念意味,这样的色彩调配有利于观众初入展厅心理和情感上的调整和准备。
2.营造历史氛围
人物纪念性博物馆追思缅怀的特质十分突出。展览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展示伟人一生与民族、国家、历史的关系,使人思索历史与人。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造就了伟人,伟人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因此展览若想引人入胜,必须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引人进入历史情境。《鲁迅生平展》在每一部分的开篇均有巨幅历史黑白照片并配以鲁迅在此时此地使用过的桌椅。作为一个伏案工作的文学家,桌椅是最切近的工作用具。展览营造了一个个历史的、地域的典型环境。譬如鲁迅的诞生地绍兴,也是整个展览的开篇。一幅浓郁的水乡风景的巨幅黑白照片,将人们带入山川形胜、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鲁迅在三味书屋使用过的课桌椅,桌面上刻有“早”字。如此设计构思使观众立刻感知这孕育了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摇篮。自然产生会稽山雄,剑湖水深,千载之后,永慕高风的情感。
北京时期的开篇是二十年代北京胡同的巨幅照片,傍晚的街灯使得画面既清晰又显得十分朦胧,巨照前摆放着鲁迅在老虎尾巴工作用的书桌和藤椅。这是鲁迅生活工作了十四年的北京,是他创作《呐喊》、《仿徨》的北京,是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地方,又是鲁迅离开后十分怀念的地方。一个个典型的历史、地域的环境营造,情境交融,造成思绪悠远而又使人感到触手可及的切近效果。
3.大量手迹的魅力
作为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精神遗存是通过大量文字形式存留的。整个展览70余块文摘,展示上百件手稿。文摘尽量选用鲁迅手迹,这些为观众熟知或不熟知的文摘内容,或惊世骇俗极有冲击力,令人过目难忘;或是韵味隽永格言式的警句,启迪人深思;用手迹的形式出现格外亲切。手稿是一个作家心血智慧的结晶,极富个性。尤其是名著手稿是全人类的财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整个展览重要手稿都用水晶石衬托,令人肃然起敬。鲁迅的大量手稿多是写在从琉璃厂购买的各式信笺信纸上,此外还展出多幅鲁迅书写的诗词条幅,显示了鲁迅的书法极有功底独具个性魅力。
郭沫若曾评价鲁迅书法:“鲁迅先生亦无心做书家,所遗手迹,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观众置身于百余幅鲁迅手迹的展厅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薰陶,浸沉在与一个思想家、文学家高品味的情感交流中,精神境界无疑得到极大的提升。
序厅的雕塑以鲁迅的自传手稿形式出现,表现纸质的造型在设计中使人大费思量。设计效果差强人意,造型自然生动,站在雕塑前如同将手稿捧在手中展读,成为整个序厅的点睛之笔。
4.实物的情感价值
在展览中,实物是重要的形象语言,尤其是人物特定历史时期典型的物品,能传达更多信息,承载更多的情感。据说现代博物馆已从传统的“实物导向”向“信息导向”转变,但《鲁迅生平展》仍将实物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展示手段精心布陈。北京、上海两个时期分别开辟了表现鲁迅生活内容的专区。北京时期展示了鲁迅的两件布制长衫;写作用的油灯、毛笔和砚台;上课用的讲义夹以及修书订讲义的工具。简朴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创作的辉煌成就……睹物思人,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上海展区为了便于对人物的表现,对以往严格的编年体有所修正。其中用了相对集中的两个单元,展示鲁迅的感情生活,他的爱情、亲情和家庭。显示了人物性格中最细腻、柔软的一面。生活用品有老花眼镜、香烟嘴、暖手用的怀炉、许广平绣制的用作保温的茶壶套、许钦文送鲁迅的耳挖勺等。每件实物都有它鲜为人知的故事。展柜上方配有鲁迅、许广平与爱子海婴的照片,以及鲁迅《答客诮》一诗的手迹。这组展品的设计传达了暖意融融的家庭生活气氛,勾画了鲁迅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侧影。
另一个单元展示了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生活,三部《两地书》版本,一部是通信原稿,一部是鲁迅、许广平经过整理后出版的《两地书》,还有一部是鲁迅用工笔楷书亲笔抄录的《两地书》手稿,留给许广平,留给他们的爱子海婴。旁边是鲁迅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有亲笔题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这样的实物组合势必成为激发观众审美情感的直接契机,是观众审美欣赏由形入神的切入口。
目前的展览一般都大量运用声、光、电等展示手段,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信息量加大,优点很多,但表现人物细腻入微的情感,实物的展示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5.空间设计传达强烈感情色彩
鲁迅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界少有的一条硬汉,表现这样一位不同凡响的伟人需要在空间设计上用大手笔,以传达强烈的情感色彩,烘托浓重的精神氛围,避免平铺直叙波澜不兴的平淡叙述。《鲁迅生平展》将一层展厅中间部位开辟为鲁迅精神展区,形象地表现鲁迅精神中几个重要方面,譬如上下求索、披荆斩棘的终生寻路;为青年人肩扛黑暗的闸门;尖锐而又痛心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毫不妥协地向市侩、虚伪、欺骗的黑暗世界宣战;……这些思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中央展区给予着重的提示和形象的表达,以造成对观众情感上的撞击。
为展示鲁迅提倡、支持新兴木刻运动的功绩,负一层展厅中部树立了长8米高4米的两块巨大版画展示墙,一面是欧洲、苏联版画,一面是中国木刻作品,全部都是鲁迅收藏并评点过的优秀作品。既彰显了鲁迅倡导引进版画的功绩,又富有装饰性,增添了展览的艺术氛围。更是鲁迅精神特质和审美观的展现,大气磅礴,粗犷强健。鲁迅说木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④。在风沙扑面、虎狼横行的时候,需要这木与铁、黑与白的力的艺术,以表现被磨砺得粗暴的灵魂,灾难的历史。
展览即将结束时,一面巨大的展墙上是长约17米,高3米的万人送鲁迅的葬礼场面的巨幅照片,并以特写镜头推出宋庆龄、蔡元培在葬礼上。青年作家抬棺照,以1: 1的真实逼人的场景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似乎也要随着送葬的人群一同走向鲁迅墓地。左边曾在鲁迅棺木上覆盖过的“民族魂”旗帜为展览作了一个有力的收束。两个电视荧屏同时播放与葬礼相关的历史内容,使观众在悲痛激昂的情境中走出展厅,情动于中,回味无穷。
二 情感的含蓄与节制
任何艺术形式都讲究情感的节制,不如此不能完成成功的作品。展陈设计对情感的节制尤为重要。其一,展陈设计原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场地资金的限制、技术手段的制约、文物保护条例的管理等等;其二,“展示设计要做得更多的是创造合适展品的环境”⑤,所有的展示手法都不能疏离这一中心。这就必须考虑展示主体的类别、性格特质以及观众的接受。《鲁迅生平展》的设计过程充满煞费苦心的讨论和忍痛割爱的决定。本着还原鲁迅、贴近鲁迅的设计宗旨,和我馆在全国人物类博物馆的地位,以及国内外观众的需求,最终我们选择了偏重“静态”的“再现”方式。
试想,对于一位以文字为载体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是要创造一个较为沉静的氛围才能使观众慢慢走进他的生命历程。不需要阐释和说教,让观众自己体会感知,即便是中央精神展区也没有设计者的旁白,完全依靠设计手段感染观众。追求含蓄,追求大巧若拙。例如集中展示木刻的两块巨型展墙,形式较为张扬,但仍属于静态的展现。由于木刻力与抗争的主调,让每一位观众都会感到“静中寓动”。作品自身所具有的张力吸引观众流连忘返。再比如展览对鲁迅逝世的处理,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排列组织一个个镜头,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提示观众鲁迅在去世前十一天,去逝前三天,都做了些什么。参观木刻展览会,与木刻青年交谈,扶病撰写重要文章,《死》、《女吊》、《立此存照(三)》、未写完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手迹,体温检测记录和X光胸片以及最后给内山老板的便条。突出表现了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精神,最后是安卧逝世的鲁迅遗像。此时无声胜有声,认真的观众必定能体会鲁迅一生生得热烈死得冷峻。含蓄的力量有时是情感“爆发”的外化手段所不能及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用展品说话,静态的“再现”已是一种落伍的展示手段。是的,声、光、电的手法《鲁迅生平展》也运用了一些,也有很好的效果。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展示手段的运用必须服从设计主题、意图的表达,否则过度运用造成喧闹的状态,也许会适得其反,显得浅露。
没有生命力的程式化的展示手法自当列入淘汰之列,但传统的展示手法加以深入研究后的新颖构思,则来源于多年积累、蕴酿的成熟的设计思想,它所传达出的情感来自对展示主体深刻的认识理解,深厚的研究底蕴。这与展示理念的更新,吸收新的展示手法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自然,为满足观众扩大信息量的需求,在展览辅助手段上更多一些现代化的设计也是非常必须的。
三 情感表达的目的
博物馆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审美教育,以美育人,陶冶人的情操,塑造完美全面的人格。美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便是情感教育,培养人高尚丰富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⑥鲁迅是中国现代精英文化的第一人,他的思想是现代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鲁迅生平展》运用各种展示语言表达了鲁迅对国家、对人民、对战友和亲朋无比的爱,对敌人无比的恨;形象地阐释了他思想的博大深沉、创作的丰厚内涵、情感的丰富细腻又强烈粗犷……这其中自然溶进了设计者对展示主体的崇敬、理解和对其精神的张扬。观众在通过与展示主体进行内心世界的对话、神交过程后便会产生深深的共鸣,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求,对真理正义的坚信,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其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要经过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观众在参观时受到感动,其后必定会发生感悟,进而产生个性化的认识。感悟便是人们进入理性思考的一个有力阶梯。了解了鲁迅的生命历程,感染了其博大恢宏的精神气质,生动具体的展示形象便长久地留在记忆中,以致深入思考,进入探寻研究的状态。这就是展览要达到的预期社会效果,也是展示设计者情感投入和表达的最终目的。
人到50岁便已达到知天命的生命阶段,一个建馆50年的博物馆必定已在展示经验上有了较雄厚的积累并已形成自己的传统和展示个性。此次鲁迅生平展就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本着还原鲁迅、贴近鲁迅的展示宗旨进行的一次探索。
情感和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展示设计者的情感决不是生理层面的浅意识活动,而是对展示主体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产生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设计者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交叉状态中,认知的深度决定情感的强度,情感又是多年涵养锤炼的结果。展示设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展示设计者自身的艺术修养至关重要,必须转益多师,培养自己丰富深刻细腻的情感,才能深入浅出,富有创意,创作出有一定深度有艺术个性的展示作品。
注释:
①周幸等编著(博物馆的性格》,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②⑥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页。
③汤家庆《博物馆美学》,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20页。
④《木刻创作法》,《鲁迅全集》第4卷,2005年11月版,第626页。
⑤詹克斯语,转引自罗越等编著《展示观念与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第134页。
(作者简介: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原陈列部主任。)